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

106-01-02 第7個農法 合而為一。

第7個農法 合而為一。

經過一年半的試驗,我們覺得第6個農法-隨遇而安,已是所有研發中,最能達到我要求的安全農法思維,"僅使用熱處理過的肥份來源"。但它有一個實行上的弱點,也就是在天氣無法維持常態性穩定的未來,很難為客戶穩定提供健康蔬果,我們決定讓它保留到"全溫室"時期,再來實行。當天氣變化過大,植物為了保護自己,常會有停滯性生長,而舊的農法無法順利破解,必需要用到原始的技巧,所以我再把1~6個農法作整合和檢討,而創造出更適合未來的實行農法。

現在第7個農法-合而為一,我們決定作利基性的操作,把所有客戶的需求都種出來,依然持續提供"低硝酸鹽蔬果和第一層植物性費洛蒙誘導"的產品。讓客戶能在14~45天,體會到這樣蔬果產品的好處。目前但依難度提供三種產品分級 :

(一) 60%蔬果,維持第6個農法堅持,僅使用熱處理過的肥份來源。
(二) 20%蔬果,增加5%的純植物性有機肥。
(三) 20%蔬果,使用第6個農法+3% 混合標準肥種植(生長期,採收期前恢復)。


從2015年4月中旬開始,我們決定把蔬果種植方式,調整為下列方式。相信可以讓享用的人,能獲得更多收益。

1.全素蔬果。
2.營養導入技術。
3.二次代謝產物。
4.全面供應低硝酸鹽蔬果 + 第一層級植物性費洛蒙誘導後的蔬果。

對我們來說,以種植蔬果難易度區分,從容易到困難分別是 1.無毒 2.有機 3.低硝酸鹽 4.植物性費洛蒙誘導技術 。

在我們研究第二個農法技術"低硝酸鹽農法"時,主要以減少客戶在食用蔬果時,可能會產生的硝酸鹽風險。利用研發的"1557保水性技術",成功把硝酸鹽依季節溫度不同,降到十位數和百位數之間,而蔬果一樣充滿水份和細緻度,清洗後,亦增加保存性。

然而少了風險,功能性尚不齊全。我再研發第四個農法"以屈為伸",裡頭關鍵研發就是"植物性費洛蒙誘導技術"。植物在受到傷害時,會依環境不同,產生植物防禦素(phytoalexins) (二次代謝產物,讓植物具有對人體的特殊功能性)。但要引導它多樣性發展,除了"安全單純地轉化二次代謝物"之外,就是讓植物改變生長形式,和回到原始抗病的本體,並"持續具有"對環境學習及健康吸收及修護的本事。

我曾在對於蕃茄戶外種植時,該季連續6次的晚疫病(蕃茄癌症)對抗。在植物性費洛蒙誘導技術幫助下,最後仍是我們贏得勝利,蕃茄完整地把風味.口感.生長態勢,以及最重要後續的抗病力及產量,發揮到極致。當它被誘發到第二層級,生長的態勢和感受又有所不同。

(一)
肥料使用:

本季度肥料配比為 :
1.威士忌酒糟 30% + 酒糟保水性技術 70% (卡洛塔妮兒童羊奶粉/安素/樂亦康成長奶粉,發酵底)新增: 反差施肥法及應用數年的"蜂巢式施肥理念(營養導入技術)。全面僅使用"熱處理破壞過"的來源。預估減少固體肥料使用 60%,硝酸鹽殘留再減15%。

2.威士忌酒糟 25% + 純植物性有機肥 5% +酒糟保水性技術 70% (卡洛塔妮兒童羊奶粉/安素/樂亦康成長奶粉,發酵底)

3.威士忌酒糟 27% + 混合標準肥 3% +酒糟保水性技術 70% (卡洛塔妮兒童羊奶粉/安素/樂亦康成長奶粉,發酵底)


(二)
水份來源:

不使用河溝水,減低環境荷爾蒙風險及重屬和藥物其它汙染風險。不噴灑水,祗靠雨水和溼氣。液肥使用家用地下水。
在保水性技術的幫助下,夏季10天不需另外水份補給,冬季20天。

(三)
全素蔬果:

單純化肥料來源和水份來源,不使用雞豬牛羊馬的糞便.魚精.骨粉.血粉。

(四)
微生物使用:
枯草桿菌 (發酵液肥用,本季起已減量80%)/自行培養的光合菌(PB)/非基改蘇力菌。
無使用"微生物強制性農法"管理。

(五)
蟲鳥害管理:
紙袋保護.細網保護。
無使用油品及再調製物。

(六)
種植保護:
蜂巢式施肥理念.保水性技術.植物性費洛蒙誘導技術。

(七)
新研發肥料:
1.第6號-酒糟光合菌 (經2年由單一酒糟養成篩選,無化學成份,適合弱鹼環境)
2.第7號-酒糟鹼性肥 (增加作物電子流動速度,快速調整種植環境)
3.第8號-酒糟混合液肥 (突破植物生長停滯,加速生長)

(八)
蔬果供應部份:
1.蔬菜--低硝酸鹽 + 第一層級植物性費洛蒙。
2.水果--低硝酸鹽 + 第一層級植物性費洛蒙。果醣態誘導技術,不使用肥料逼迫轉熟。

(九)
結論:
蔬菜平均生長時間,增加15%,短期蔬菜預估來到50天收成。產量會再減10%,為慣行農法的1/6,有機農法的1/4。

同步刊登於:
http://goodvege.blogspot.tw/search/label/新研發農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