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糟生菜洋蔥接近最後採收。因為這一季氣侯影響晚種植,但仍在11月中買到苗,雖然後續天氣仍惡劣,但還是幸運留下500餘株可種植。後續因為宜蘭多雨,最後預計僅留下300餘株收成。
所幸 #酒糟生菜洋蔥 有成功長大,它成為這陣子我身體調養的重要食材。上週也開始作冷涷保存了,下一季會有更棒的位置來大量種植..😊
所幸 #酒糟生菜洋蔥 有成功長大,它成為這陣子我身體調養的重要食材。上週也開始作冷涷保存了,下一季會有更棒的位置來大量種植..😊
我用自已作的 煙燻燒雞, 直接跟白米一起在電鍋煮,同時直接加入香油,讓白飯呈現有點鍋巴感。搭配現炒的蒜味黑胡椒生食高麗菜,真好吃..😊
中午前,客戶好友說今天會去costco,我想到媽媽想吃的4個食材,義美豆花,有機黑木耳,小餅乾,烤雞,正好麻煩好友幫忙購買。
晚餐,媽媽留了雞腿的部位給我,是不是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?! 她總是吃小翅,留下雞腿給孩子。她炒了我晚餐要生吃的 #酒糟綜合生菜 還去採收了 #酒糟蕗蕎 來爆香,土盆有點亂,我以為又是貓來挖土..😊
昨天買蛋回來,搭配了新鮮採收的 #酒糟青蔥 作了久違的烘蛋來吃,再來碗辣味湯麵。搭配一盤 #酒糟綜合沙拉 來收尾..😊
在我打算過一週後放棄種植前,乾脆把頂芽全部剪除,然後去掉70%的葉子,並且在花朵上噴上冰糖水,讓它受到螞蟻和昆蟲們的 搔癢,結果 #一株未剪奇蹟自來 ,後續的每朵花絮,都能有70%的著果率。
但還在長大,祗有幾顆收成,風味如同仙果般全面,完全是我的蕃茄風味水平..😊
結果午餐水餃吃飽飽的2人,居然在各自工作到4點後,肚子都同時餓了..😊
我用 #酒糟青蔥魚丸 搭配 #酒糟細嫰白芹菜 ,魚丸高湯,煮了好吃的炊粉湯..😊
而我在3月中已啟動 #土盆地瓜計劃 ,但因土盆數量不足,所以進度緩慢,後續皆以分配方式給客戶訂購,而我也會以有土盆就種的模式,開始試驗渡過颱風季的種植方式..😊
#酒糟生食高麗菜
起床先種好土盆區二種生菜,再到惠好2區踩2畦雜草,共種下近200株的 #酒糟生菜玉米筍 和200多株的 #酒糟黃金水果玉米。
傍晚再修改噴肥器,再加厚一層背帶緩衝並去除腰靠,讓壓力回到肩膀,改下彎噴嘴。剛剛工作完,伸展完成,覺得相當舒服..😊
#酒糟青蔥
#酒糟生菜紅蘿蔔
回到家看到週三要種的玉米苗,決定要好好同步加強食療和後續幾天的復健。當天回家的午餐和晚餐,我大量攝取蕃茄/生菜洋蔥/青蔥/綜合生菜,並在睡前吃二顆1000mg的深海魚油。今天起床已過急性高原期,已到達不需止痛藥的程度。
上午送完菜,來到第二次復健,請醫師幫忙把左手紅外線熱照取消,改用超音波抹療,再配合電療和整復,覺得感覺更好了。外頭回到家例行性沖澡,突然雙手慣性抓頭,天啊! 我的手可抬高可以洗頭了..😊
#酒糟綜合生菜
順道買了蒲瓜苗回來種,久違地吃了員山煎包,但回來更快餓了,11點開始準備今天的早午餐..😊
#燒肉醬清炒酒糟鳳尾a菜
#酒糟3合一綜合生菜雙醬沙拉
#3種酒糟蔬菜煎餃
#酒糟生菜洋蔥酸甜醬汁
這次的九州9天行程都非常棒,有好朋友一起,也認識了有趣的新朋友。空氣品質在鄉村的都非常好,市區的就像空氣好一點的台北。而飲食的部份,我們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蔬果選擇,我查覺到和疫情前的有點不同。有機蔬果也和台灣一樣走入 #慣型有機 ,一般蔬果的農藥反應,也多了不同且快速的不舒服。
當我們被飲食和農藥傷害到後,發現沒能試到有功能性來修護的食材,這對我們來說有點可惜,不過隨著通貨膨脹還有幣值貶值以及人力問題,這也是可預期的。
疫情過後,街上和飯店的Wifi 都有穿牆模式了,對我就是耳鳴噁心和暈,但也沒辦法,總不能請飯店調成802.11g吧。所以這也是這樣多年我身體可測得的能力提昇所帶來的小缺點,就是對環境及飲食更加謹慎,同時也減少對旅行的期待感。因為我生活的地方環境和飲食太好,但這也讓我很感恩啊..😊
使用 全新的第八個農法 ,99趴的液肥噴用為主, 讓 #營養導入技術 可以緩慢堆疊出未來的風味和口感..😊
#期待2週後開始供應
我也喜歡坐在樹下,看著這個半重建後的偉大建築。也對日本人對於防範後續再發生的風險控管,以新的工法取得支持的努力。
這趟旅行感動很深..😊
#熊本城
結果我的二個肩膀都傷到了,因為痠痛減少了部份工作。今天中午,想起這種噴霧器真的沒什麼人體工學,我遇到使用的農友長期都有 烏龜頸,因為20L再加器具重量,的確也是一個傷害。於是用了硬厚的緩衝海綿, 固定在背帶上面, 更厚的綁在支撐腰部的位置。傍晚工作下來非常舒服,完全不會痠痛,還可幫我矯正背部姿勢,噴肥的時候可以站的更挺了..😊
出門配送時,想起韭菜擴增一倍的種植規劃,於是再去苗場買一盆回來種。看到旁邊的蕗蕎,於是採收一把,作為今天的早午餐..😊
這次搭配 #酒糟韭菜 ,四川朝天辣椒醬/冰糖/醬油/蒜粉/香油/白胡椒粉/雞胸肉/地瓜粉,作出非常適合配飯的風味..😊
今天早上看到生菜長得非常好,所以也採收一些下來,今天的早午餐,也在10點提早開始..😊
#酥烤土司佐熊本明太子奶油抹醬
#煎蛋餅皮捲沙拉台灣妹生菜
#酒糟蕃茄佐生菜洋蔥生菜大陸妹和風沙拉
#酒糟荷葉白菜燉菜佐雞肉湯
#酒糟生食高麗菜佐綠蘿蔓沙拉
#氣炸羅東市場炸雞翅佐costco薯條
#酒糟生食高麗菜雞蛋大阪燒
她上週交付給我的任務,是今天準備3肉3菜組合,一鍋飯,上午11點前祭拜。而我今天的工作安排到上午10點,快速半小時完成料理準備..😊
#羅東市場炸雞翅
#酒糟細嫰白芹菜炒麻辣麵腸
#酒糟生菜大陸妹佐煎阿來爸減鹽燒肉
#酒糟白芹菜酒悶蒜香鮮蝦
#清炒酒糟綜合生菜
#燒肉醬快炒酒糟生食高麗菜
切2cm 寬,加了蒜粉/豬絞肉來拌炒,加油加蓋悶炒方式,和標準大小一樣,結果一樣非常好吃,十分鮮嫩..😊
這次用來煮味增麵時冷涷狀態放入,熟後再放 #蒸煮麵 進去,一樣不破壞豬肉形狀。盛碗後加入辣醬,再灑上 #酒糟生菜洋蔥 的葉子和梗部,非常好吃..😊
我像是聽了很久的故事,從開始到15集,眼淚祗在眼眶裡打轉,直到最後第16集才整個 宣洩而出。實在太愀心的故事,讓我心也跟著糾結。很開心每天能在休息時看一集,慢慢地感同身受,更加珍惜身邊難得的緣份。
另 #金宣虎 終於又有好劇本演出了,#濟州島 的海岸,應該要來安排了..😊
沙拉醬選用桂冠沙拉和日本蔬果專用沙拉醬汁,搭配玉米罐頭和我種的新鮮食材,非常滿意..😊
#酒糟蕃茄
#酒糟黑柿一點紅蕃茄
#酒糟生食高麗菜
今天雨水時的採收,我發現愈長愈多了。這樣下週要來噴肥,調一下風味。我覺得生食好吃,下次要作酸甜風味以川燙殺菁後用來沙拉食用,應會非常適合!!
今天試了用 #阿來爸減鹽狎心肉 來拌炒,加上一點鹽和蒜粉,非常好吃..😊
#植物到開花結果階段會有更大的養份儲備
田區的玉米筍在上週收完,並且依進度每3週種植各一批玉米筍和水果玉米,接下來2週後就要開始收成土盆版,預計有3個批次.。祗要後續確定成功,未來冬季和颱風季就可非常穩定供應二種玉米產品了..😊
用這個方式之後,每個月皆能收小蔬菜和韭菜,產量還更好,同時因每次重種小蔬菜鬆土解決了根系擴張的問題。另外,也發現了在蚜蟲高發生期時,這邊混合的發生率,僅有5% ..😊
#酒糟韭菜
回到家衣物改除溼後,開始土盆區灑水作業,再花掉1個小時。判斷今天雲層太厚雨水下不來,趕緊全區噴肥,再用1.5小時達成。
看手機時間已近12點,訊息推播有政治人物出現結石血尿。想到2年前我因為前晚食用蔬果產生農藥反應,次日起床後生出0.4cm的結石,然後去掛急診的故事。那個真的讓我痛到叫媽了(媽媽正好到台中玩),還好 好朋友換新工作下週才上班,開車送我去治療。於是想到工作半天都沒喝水,趕緊喝下1000 cc 壓壓驚。早午餐就延到1點吃..😊
然而宜蘭種植蕃茄期間,恰好是雨季,加上今年我把這個品系帶到頂樓種植,正好沒看到幾隻蜜蜂來,所以授粉成功效率竟不到1%,等同幾乎沒有結果。於是我在上週,開始進行頂芽和大葉的全面剪除,並且有了一個有趣的想法,就是把 #冰糖 泡水高濃度,再把它們噴到花絮的背後,改吸引螞蟻和小昆蟲來幫忙。
#不誇張一週後授粉結果竟來到6成
冬山的客戶好友,再次送我和媽媽,自製洗用的手工皂和家事皂及手織的銀離子洗碗布。上次的是咖啡的家事皂,我天天煮飯後清洗,竟用了8個月還有一半,真是太強大了。這次的是馬鈴薯家事皂,應該預計半年後可用到。另洗用皂,是橘子香氣的, 愛吃橘子的媽媽肯定喜歡..😊
配送來到宜蘭,客戶好友分享我手工愛玉, 這一種工作完熱熱的天氣, 來上一碗真的太棒了。
最後舅媽分享給我店裡銷售的新鮮蛤蠣,真的是這幾年來我吃過吐砂和品質最佳的,難怪生意在宜蘭市口碑第一名.😊
今天出門前把長大版的細嫰 #酒糟荷葉白菜 特選粗壯一點的,切好用鹽巴後,在冰箱3小時。回家剛好用豬絞肉和便當店的豆鼓小魚辣蘿蔔干,一起拌炒,再加香油提香,搭配乾粥好好吃..😊
#非常脆的白菜感受
這幾天宜蘭溫差都有10度以上, 住家的環境各種果樹和部份蔬菜, 都開滿了花..😊
#每天在家工作就是空氣好香啊
但是常常因為農藥殘留的不舒服感, 讓我又愛又恨。而當我可以種出好吃的 #酒糟小刈菜 後,我幾乎都自己作了。這次鹽漬一天後清洗,直接爆香豬絞肉,然後加入便當店帶回來的小魚干辣蘿蔔, 就變成一道非常棒的美食..😊
我非常喜歡神社參拜處,裡頭陰電中帶著一點陽電磁場的感受,看似飄移,卻緩慢流暢進你的身體,用力吸收下來, 真的太舒服了..😊
#差點走不了了
而白玉蘿蔔這3批全都開花了,所以連採收都不用,而它們的苔筍,客戶這陣子也吃得多了,下週開始就得停止供應了。預計明年還是以宜蘭適合的梅花蘿蔔為主,相對抽苔慢..😊
#阿來爸減鹽狎心燒肉
約在10年前,爸爸正受到肝癌的折磨, 當時我來到頂樓思考的時候, 發現我家還真不簡單。 這裡常年有著三股新鮮的空氣, 在我家匯集。分別是傍晚到上午,從 #再連 山上方向吹過來,下午到傍晚,從 #小礁溪 和 #外員山 山上吹過來,相當剛好就交會到我家的中心點。
當時我產生了2個想法,其一建議爸爸每天上到頂樓,以卡農呼吸法, 吸吐一個小時,肯定會帶來身體免疫系統的改變。但他無法堅持下去,所以後來我昇級了我的農法,陪他努力了8年半。
第2個想法是我要把種植移到頂樓和家裡,這個構想直到他離開3年後,我才從悲傷中走出來,決定開始執行。
我用近1年時間,開始認真走訪附近的田區,來觀察這個 #氣場結界 ,是否真的存在。最後我發現了,如果以我家頂樓的標準是100%,我家樓下就有90%,惠好2區有70%,後續的惠好3區有 80%。然後我又開始昇級農法,去年的 #全新第8個農法 ,就是在這個研究對應上發生的。
經過3年多的努力,目前土盆計劃已完成840個,離目標1100個近了。我們有90%的食材供應在家裡,田區暫佔比10%。
其中生食的食材,全數以頂樓生產為主。因為過完年後,我發現了我可進步的空間,就是再研發能夠搭配這種 #高氧環境 的肥份配比,來提昇 #營養導入技術 的蔬果吸收轉換效率。我以倍數的食用數週,來快速感受每次的細微調整,終於在3月初這批試驗成功,未來客戶朋友和家人,都將持續享用到這個美好的成果..😊
我看著彌勒佛, 感受心中的喜悅!! 謝謝他一直陪著我在這裡努力!!
而就直接投錢或添油香就好..😊
#高千穗神社